“譬如设置了六部,包括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,以上排名区分先后。”
【哈哈哈哈哈我这神奇的笑点,我还以为博主要说以上排名不分先后,结果是区分先后!】
【那必须的啊,你们判案和修工程的,能和人家管人事管钱的比吗?】
【想想礼部都排在第三,果然自古以来干实务的都没有搞务虚的那些人重要啊】
【前面的朋友,六部已经是实务了,务虚你要看翰林院这些啊!】
“除了六部之外,清朝还有都察院、翰林院、理藩院,负责监察、编书、少数民族事务。”
“有大理寺、太常寺、光禄寺、鸿胪寺、太仆寺,分别负责审案、祭祀礼乐、宴会餐饮、外交翻译、养马。”
“另外,还有国子监、钦天监、通政司、宗人府、銮仪卫、侍卫府、太医院等等。”
【听说朱元璋有祖训,明朝不允许皇帝杀厨子,怕厨子会报复,所以当时的光禄寺是一个摆烂的好去处,只要没有食品安全问题,谁都不能挑剔他做的不好吃不好看,是不是真的啊?】
【什么?还有这种好去处?】
【朱元璋这么惜命,也没说不杀太医啊?】
【因为当皇帝的,可以学习一些基础医术判断太医有没有害人,但是不能天天自己去做饭?】
【笑死,我就想问,厨子会被殉葬吗?殉葬的话,怎么能保证后来者不报复?或者帮别人干活换取活命机会?不殉葬的话,怎么保证他不会用食物相克的理论提前搞事身体虚弱的皇帝?】
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得罪谁,也别得罪厨子!】
【我宣布,厨子才是明朝最好的职业,没有之二!】
“除了这些中央机构之外,清朝的地方机构也参考了明朝的设置,但是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依然进行了不同的区分。”
“在汉民族为主导的地区,地方机构是省、府、县三级,设有总督、巡抚、布政司、按察司、知府、知州、同知、通判、直线等等官职。”
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,为了方便管理、减少民族矛盾,所以当时的清朝一般是采用自治的模式,在蒙古地区坚持满蒙一家,世代通婚,让公主和亲抚蒙,后宫也会有蒙古人的身影。”
“对于西藏地区,派遣驻藏大臣督导藏王,但是给予□□、□□和驻藏大臣平等的政治地位,同时采用金瓶抽签的方式确定□□和□□的转世灵童。”
“对于回疆地区,设置伊犁将军,尊重回民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习惯。”
“对于苗疆地区,废除原有土司,推行改土归流。”